巴拿马
巴拿马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Panama;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Panamá)简称巴拿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总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首都巴拿马城。
1501年,巴拿马沦为西班牙殖民。1903年11月3日,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巴拿马中央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1999年12月31日美国将巴拿马运河所有土地、建筑、基础设施和所有的管理权都交还给巴拿马。鉴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巴拿马经济的重点是服务业,以金融、贸易和旅游业为主。金融业和转口贸易发达,并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由于巴拿马的建立和贸易都和美国有重要关系,巴拿马从1907年开始使用美元作为流通货币,本国货币为巴波亚,与美元等值并同时在境内使用,是世界上第一个除美国以外使用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2015年10月28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今天改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巴拿马成功获选,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历史沿革
主词条:巴拿马历史
巴拿马地峡原为奇布查、加勒比等印第安人部落聚居地。
1501年,巴拿马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属新格拉纳达总督区。[1]
1821年,巴拿马独立,成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1830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体后,成为新格拉纳达(后称哥伦比亚)共和国的一个省。[2]
1903年,美在击败英、法后与哥伦比亚政府签定由美修建和租借运河的条约,哥伦比亚议会拒绝批准。
1903年11月3日,美军在巴拿马登陆,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成立巴拿马共和国。同年11月18日,美国取得修建和经营运河的永久垄断权和运河区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并在巴拿马中部的蜂腰地区开凿一条运河,于是,运河区在巴拿马地区成为“国中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巴拿马强租134处军事基地,1947年后陆续归还一部分。
1977年9月,巴美签署《新运河条约》(又称托里霍斯-卡特条约)。
1989年5月,巴拿马大选,执政党和在野党均宣称获胜,因而选举结果无效。经美洲国家组织斡旋,8月31日罗德里格斯出任临时总统。12月15日反对美国占领的诺列加被任命为政府首脑,20日美军入侵巴拿马,21日受美国庇护的原反对派总统候选人恩达拉在美军基地宣誓就任总统。
1990年1月,诺列加向美军投降,随后被押往美国受审。
1994年10月4日,巴议会通过宪法修改草案,规定取消军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
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2015年10月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3]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地峡上,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国土呈S形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从北至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桥梁”之称。巴拿马国土面积为75517平方公里,国土长度是772公里,宽度则在60至177公里之间。海岸线长2988公里,陆界线长555公里。在经纬度上,巴拿马位于北纬 7°至10°之间,西经77°至83°之间。
巴拿马全境地势起伏,沟谷纵横,除南北沿海平原外,多为山地。
巴拿马河流多达400余条,较大的有图伊拉河、切波河及查格雷斯河。
巴拿马地近赤道,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白天湿润,夜间凉爽,年平均气温23~27C°。全年分旱、雨两季,年均降水量1500-2500毫米。
土地资源
巴拿马土地利用:耕地占8.9%,永久牧场占20.0%,森林和林地占43.0%,其他占28.1%;人均耕地0.6英亩。[4]
矿产资源
巴拿马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开采的不多,矿场规模也较小。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汞、铝土、锰,、盐、石油等。铜、盐、铝土的储量比较大。截至2013年,巴拿马铜矿石储量超过2亿吨,居世界第四位,已探明的铜储量可供开采50年。
林木资源
巴拿马森林资源丰富,而且树种多,其中不乏桃花心木、西洋杉、柚木、红木、雪松等名贵木材,东部大连省森林区分布最广,但是由於缺乏市场及基於国防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理由,未充分开发。据粮农组织2010年估计,巴拿马森林面积为429万公顷,占陆地面积的57%。
巴拿马国旗启用于1904年11月3日,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由白红蓝三色的四个长方形组成。白色象征和平;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原巴拿马的自由党和保守党,也是两党为民族的利益团结奋斗的象征。左上方的白底蓝星代表忠诚和廉洁,右下方白底红星代表法律的权威。十字线分隔成四块的设计方式,代表巴拿马位于南美洲、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四个地域的交界处。红蓝白三色为沿用支持巴拿马独立的美国星条旗颜色。这面国旗是由巴拿马第一任总统曼努埃尔·阿马多尔·格雷罗设计的。
巴拿马国徽启用于1904年,国徽是由一只昂首展翅的褐色雄鹰衔着一条写有巴拿马格言“为了世界的利益”的白色飘带立于国徽之上。国徽中间是咖啡色的巴拿马地峡,蓝色的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以及连结它们的巴拿马运河;在蓝色天幕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经升起,对应的落日余晖未尽,金光四射,象征巴拿马的独立是在“日落月出之际”到来的;左上部交叉的银剑和步枪,经历了巴拿马土地上数百年战争的风风雨雨;右上部的丁字镐、铁锨,代表国家发出的积极建设、努力劳动的号召;下部金币外溢的羊角和金色的双翼飞轮象征国家的进步和繁荣昌盛。 四面国旗饰于国徽周围,顶端9颗金色五角星代表巴拿马的9个省。
神鹰是巴拿马的国鸟,它是各种鹰中体重最大的鹰。这种鹰的头上长着几片竖立的羽毛,远看似角,非常威武。
长花序兰花(鸽子兰花)
折叠
截至2014年,巴拿马人口共有390.3万。巴拿马人口结构十分多样化。印欧混血种人占75%,印第安人12.6%,黑人9.2%,另有少量白人和亚洲人。
巴拿马现行宪法于1972年10月11日生效,历经1978年和1983年、1994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宪法规定国家三权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不得连任,但可隔届竞选。1994年10月4日,巴议会规定取消军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2004年10月,宪法再次作出重要修改,规定国民议会更名为“国民大会”;制宪会议为第三种修宪途径;取消一个副总统职位;议员可自由提名参选,每位议员只保留一名候补议员。
巴拿马国民大会为一院制,行使立法权。由70名议员组成,通过直选产生,任期5年。本届议会于2009年7月1日组成,各党派所占席位如下:民主变革党(执政联盟成员)36席,民主革命党17席,巴拿马主义党12席,民族主义共和自由运动党(执政联盟成员)4席,人民党1席。国会主席塞尔西奥·加尔韦斯2012年7月1日当选,任期1年。
巴拿马本届政府于2009年7月1日组成,主要成员有:副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总统府部长吉米·帕帕迪米特里乌,外交部长费尔南多·努涅斯·法夫雷,国家内政部长豪尔赫·里卡多·法夫雷,公共安全部长何塞·劳尔·穆利诺,经济财政部长弗兰克·乔治·德利马,工商部长里卡多·基哈诺,农牧业发展部长奥斯卡·阿曼多·奥索里奥·卡萨尔,卫生部长哈维尔·迪亚斯,住房部长亚斯米纳·皮门特尔(女),劳工部长阿尔马·洛雷纳·科尔特斯(女),社会发展部长吉列尔莫·费鲁菲诺,教育部长露西·莫利纳尔(女),公共工程部长海梅·福特,中小企业部长希塞列·布里略(女),运河部长罗伯特·罗伊,旅游部长萨洛蒙·萨马。
司法权由高等法院和国家总检察院行使。高等法院设9名法官,由政府任命,国会批准,任期10年。高等法院院长亚历杭德罗·蒙卡达·卢纳。国家总检察长安娜·贝尔丰。
执政联盟
民主变革党:第一大党。1998年5月成立,2011年3月原爱国联盟党并入该党。现有党员47.3万人。主席为现总统里卡多·马丁内利,总书记罗慕洛·罗斯。
民族主义共和自由运动:1982年8月成立,现有党员11.2万人。该党强调实行代议制民主的廉洁政治,对外主张与美国、西欧、拉美国家平等合作。主席塞尔希奥·冈萨雷斯·鲁伊斯。
反对党
民主革命党:全国第二大党和最大反对党。1978年由托里霍斯将军倡议筹建,1979年3月11日正式成立。现有党员47.2万人。主席贝尼西奥·埃纳西奥·鲁宾逊。总书记胡安·卡洛斯·纳瓦罗。
巴拿马主义党:巴第三大党。原称阿努尔福党。1988年8月从真正巴拿马主义党中分裂出来,1991年10月正式成立。2005年1月改为现名。现有党员25.7万人。2009年1月加入马丁内利领导的“变革联盟”参加大选。2011年8月,与民主变革党同盟关系破裂。主席胡安·卡洛斯·巴雷拉,总书记阿尔西维亚德斯·巴斯克斯·贝拉斯克斯。
人民党:2001年7月由基督教民主党更名为人民党。现有党员2.5万人,成员多为大学生、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主席米尔顿·戈埃-恩里克斯,总书记何塞·拉莫斯·雷耶斯。
2014年5月,巴拿马政府举行了新一届总统大选。反对党巴拿马主义党候选人、副总统巴雷拉赢得了本次总统大选。巴雷拉2014年7月1日开始履职,任期5年,不得连任。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美国期待与候任总统以及新政府合作增进双边关系。[5]
巴雷拉是一位个性非常鲜明的政治家,执政风格偏于务实,未来可能更多会侧重于国内经济民生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现年50岁的巴雷拉在2012年曾因为有意参选总统与现任总统马蒂内利闹矛盾,甚至曾一度被要求辞去副总统之位。值得注意的是,马蒂内利2009年当选总统后被曝曾计划结束同台湾的“外交”关系,转向北京。但北京没有接受这份邀请,原因是不想葬送同台湾改善关系的前景。而当时的巴拿马外长正是巴雷拉。
整体经济处于低度开发水平,农林渔业占多数民众生计,但航运相关企业和部分金融保险业有国际地位产生了少数巨富阶级,贫富差距大。巴拿马森林资源丰富且有许多热带树种,桃花心木、西洋杉、柚木等木材在东部藏量丰富,提供了少数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农民则以香蕉、凤梨、甘蔗、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维生。工业基础薄弱,无重工业,制造业主要以农牧产品加工业及民生用品产业等轻工业为主,部分低技术家电能自制。
铜矿与金矿有较大藏量,目前居第六大铜矿国,2013矿石开采业产值达4亿3千万美元,东部岩层里石油和天然气有理论上蕴藏量,也成为国际能源业关注焦点,对一般民众而言想脱离农村只有进城从事服务业一途,服务产值达251亿美金,运输仓储和观光业为大宗工作机会来源,大西洋岸的巴拿马个郎港(包括MIT、CCT、Cristobal等三座码头)及太平洋岸的巴拿马Balboa及PSA Panama港口,货柜营运量分居中南美洲主要港口的第一及第二位。2014会计年度第1季,巴拿马运河通行吨位数创下单季历史新高达8,770万吨。
较高知识水准的劳工能在服务业中选择较高端的银行及保险业,巴拿马稳居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区域金融中心之地位,各银行和保险业总资产达979.25亿美元。
观光业在2010年后进展快速,政府也加强观光建设,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140个国家及地区中被评比为第37位,在美洲地区排名第4。饭店业持续投资、举办国际商展成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尼加拉瓜运河在未来开通后势必对巴拿马产生冲击,政府意图投资加强商贸接待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来迎战
鉴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巴拿马的经济的重点是服务业,以金融、贸易和旅游为主。由于巴拿马的建立和贸易都和美国有重要关系,巴拿马从1907年开始使用美元作为流通货币,本国货币为巴波亚,但只发行1分、10分、25分、50分的铸币,与美元等值并同时在境内使用。是世界上第一个美国以外使用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巴拿马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巴拿马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巴拿马运河航运、地区金融中心、科隆自由贸易区和旅游业是巴拿马经济四大支柱,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巴拿马GDP增长8.4%,继续领跑拉美经济,连续3年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6]
巴拿马工业基础薄弱,无重工业。主要有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主要工业有食品加工、服装加工、造纸、皮革等。
巴拿马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豆类,香蕉、糖、甘蔗和咖啡为主要经济作物。
旅游业是巴拿马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巴拿马运河,美洲大桥,国际金融中心以及被誉为珍珠宝岛的孔塔多拉,都是享有盛誉的国际旅游胜地,当地政府很重视旅游业投资,努力改善旅游业。在国内全部外汇收入中,旅游业收汇额仅次于巴拿马运河和科隆自由区。旅游区为巴拿马运河的阶梯式大闸门、孔塔多拉旅游胜地、圣布拉斯群岛和雷岛等。
巴拿马主要出口对象为美国、德国、哥斯达黎加、意大利和波多黎各等;进口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哥斯达黎加、德国、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石油及成品油、运输设备、机械及食品等;主要出口香蕉、蔗糖、海虾、咖啡、石油产品。
科隆自由贸易区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入海口处,始建于1953年,有1550多家公司专事转口贸易,另有16家银行。是仅次于香港的世界第二大自由贸易区。
巴拿马是一个著名的离岸注册地,由于巴拿马运河的重要,很多船舶都是在巴拿马注册登记的。巴拿马还是一个著名的离岸注册中心。
商品贸易历年有巨额逆差。2012年出口额8.22亿美元,进口额13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11.4%。主要出口产品为金枪鱼、虾、鱼粉、咖啡、香蕉等,主要出口对象为美国、瑞典、西班牙、哥斯达黎加等。主要进口石油产品、制成品、药品和食品等,进口主要来自美国、科隆自由区、日本、哥斯达黎加等地。
社交习俗
巴拿马人无论其文化程度如何,在社交活动中,都热情好客。不管是谁,都可以随便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会对客人热情款待,宾主毫无陌生之感,如同家人一般,主人并不要客人付任何报酬。印第安的乔科族人尤其好客,心底善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表现出狂热感。
在正式社交场合,他们同宾客见面时常行握手礼,而在亲朋好友之间,见面时常行拥抱礼,在街头遇见熟人时,则以点头为礼,当地人接电话,往往先问您是谁,这与欧美国家先自报家门的习惯不同。
巴拿马人交谈时喜欢双方的距离靠得近一些,他们认为这样才显得亲近自然,否则就有冷淡对方之嫌了,他们有一些手势语,如吻指尖表示赞美。
在巴拿马,朋友见面时,根据见面的时间问候“早安”、“午安”、“晚安”、“您好”、“见到您非常高兴”等等。问候同时,男性朋友之间要彼此握手,女性朋友或异性朋友除握手外,还要拥抱和亲吻面颊。
巴拿马人的姓名构成与西班牙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居民相同,其顺序是:名字、父姓、母姓。社会上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女士。对成年男子称先生,对已婚成年的妇女称女士或太太,对未婚的女人可称小姐。
着装习俗
在巴拿马,城市居民在正式场合一般都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女性的传
巴拿马的婚姻风俗基本上遵循着天主教的传统,国家法律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大部分印第安人的婚姻和婚礼也是按照天主教习俗进行和操办的,但仍有一部分印第安人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做法。
喜丧礼仪
当地人在举行正式婚礼前,少女们必须经历一种开花的成年仪式,它是女子将婚嫁的证明,仪式进行时,全村人都要赠送礼物,女方父母要宴请全村人。 每年当地要举行一种被称为谢肉祭的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身着华丽的服装,装扮成各种奇异的角色。
宗教习俗
巴拿马的政治仪式是西方的,宗教仪式则完全是天主教的,但有些印第安民族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仪式。有的部落在举行节庆和出征仪式时,首领要进行化装,用许多羽毛装饰自己,其他人则用野兽的爪子装饰自己。
禁忌
巴拿马居民的禁忌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基本相同,妇女不喜欢别人问及她的年龄,人们厌恶打听男女的私生活情况和工资收入,巴拿马人认为每月的“13”这一天是最不吉利的日子。在与巴拿马人接触时,不要谈论政治,运河区的主权以及政府的外交政策等话题,到巴拿马作客,不宜过分赞美一样物品。
巴拿马居民的主要食物是大米,其次是玉米、豆类、君子兰和香蕉。“瓜乔”是巴拿马最有名的民族菜,是用大米、豆类和肉做成的。人们还喜欢吃用玉米面和肉做成的玉米面饼、腊肉大米饭等。巴拿马居民常喝的饮料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咖啡等。
巴拿马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
巴拿马人喜甜食,习惯饭后用甜点,西餐主要为牛肉或鱼、虾,中午用餐简单,时间为12:30,晚餐较正式,时间为20:00。卫生情形良好。
巴拿马鸡肉汤为普通餐饮。巴拿马人制作的食品讲究五味俱全,比较有名的有大米,肉煮赤豆。他们很喜欢一种叫桑科乔的食品,当地人常以此宴请客人。
首都较具规模的中国餐馆约有10家,均为广东华侨所经营。非正式宴客每人餐费约8美元。市中心有24小时开放的超级市场供应蔬果、牛奶等。
巴拿马人传统的服装是,男子穿绣花的长衬衫和短裤,女子穿印花连衣裙或绣花短裙。世界闻名的巴拿马草帽是用一种名为多基利亚植物的纤维或用彩色杆纺织而成的带有黑条纹或花饰的边沿上翘的草帽,原产于厄瓜多尔,由于外国游客见巴拿马人多戴这种草帽,故称之为巴拿马草帽。
巴拿马草帽是用原产于厄瓜多尔的一种名为多基亚的植物编制而成。该草帽最大特点是具有柔软细腻的质感,摸起来像丝绸,将其卷成一个斜三角形状的圆筒,收藏到精致的盒子中,戴的时候再打开,仍不变形,没有褶皱痕迹。这种草帽在巴拿马运河附近最为多见,故称之为巴拿马草帽。最贵的巴拿马草帽价钱超过13000元人民币。
巴拿马没有军队,负责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的是国民警察,也称国民警察总局。1989年,美国先对巴拿马施以经济制裁,再派出5万多军队入侵巴拿马,捉走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指其贪污和参与贩毒,并解散了巴拿马的国防军。
巴拿马国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截至2013年,巴拿马全国公路总长11384.41 公里。
巴拿马是海运大国,巴拿马运河担负着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巴拿马大小港口有15个。克里斯托瓦尔港是最大港口,巴尔沃亚港为第二大港。这两大港占巴拿马国际贸易运输的75%。瓦尔蒙特港为渔港。
巴拿马是拉美空运中心之一,最大的托库门(原名奥马尔·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每天可起降100多架飞机。
巴拿马对6~15岁儿童实行义务教育。高等学府巴拿马大学建于1935年,校址设在巴拿马城,此外还有技术大学、圣玛丽亚大学和地峡大学。
巴拿马原住民集中的山区省份如牛口省、大连省、桑布拉斯等地有疟疾发生,市区极少见。偶有出血性登革热、结膜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病例;因气候炎热,成人有湿疹、皮肤方面的疾病。当地尚未发现禽流感疫情。巴拿马城卫生及医疗水平尚可,除急诊外,一般就诊须事先预约,只是当地守时观念差,候诊时间长,诊疗费用高。私立医院挂号费为30-40美元。有正式工作的人员可加入巴拿马社会保险体系,优惠较大。
巴拿马居民平时和节庆时都喜欢跳舞。"小鼓"舞是一种原始的民族舞蹈,一向为人们喜闻乐见,在各地狂欢节和大型庆祝活动中,这种舞蹈备受欢迎。此外,巴拿马人还经常开展斗鸡、斗牛和赛马比赛。他们也喜欢现代体育运动,如足球、棒球、橄榄球、篮球、排球等。
巴拿马主要报刊有《新闻报》、《美洲巴拿马》、《自由论坛报》(与《美洲巴拿马》系姊妹报),还有《世纪报》和《巴拿马明星报》。巴拿马有95家电台,大部分为商业台;有5家电视台,即巴拿马无线广播公司电视台、地峡电视台、教育电视台、空中之波电视台和国家电视台。
巴拿马奉行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现阶段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维护民主;保持运河的中立性;开展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国际合作,重视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大国发展关系;广泛吸引外资,通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扩大出口。在国际事务中,巴主张和平共处,尊重人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多边主义化解国际冲突,主张依靠联合国的作用化解地区冲突。
巴拿马是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美洲国家组织、拉美经济体系、中美洲一体化组织等重要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成员国,中美洲共同市场的准成员国,也是拉美“太平洋联盟”的候选成员国和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的观察员。
折叠同中国的关系
政治关系
中国和巴拿马无外交关系。2000年来两国交往不多。巴拿马与台湾当局保持着外交关系。
经贸关系
自1994年起,中方每年组团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在巴举办了11届贸易展览会。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巴贸易额154.11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53.58亿美元,进口5305.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48%、5.4%和23.8%。
中方主要向巴方出口轻工和纺织品、燃料油、橡胶和塑料鞋、计算机和通讯产品等,从巴进口鱼粉、废金属、水泥和皮革等。
折叠同美国的关系
巴拿马与美国的关系在巴拿马对外关系中占有特殊地位。1964年1月巴、美断交,同年4月复交。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恩达拉政府成立后,美国即予以承认,并宣布解除对巴拿马的经济制裁。美国开发银行恢复了对巴拿马的援助。同年12月美军全部撤回运河区。巴拿马议会批准美军和平部队重返巴拿马活动。1991年4月,美、巴签署了司法互助协定。8月,签署了重新安排拖欠美国1.07亿美元债务的协定。美国还决定投资2亿美元 ,参加拓宽运河的“蛇弯航道”工程。恩达拉政府执政头2年,美国已向巴拿马提供了4.61亿美元援助。
1989年12月,美军入侵巴拿马后,大多数拉美国家予以谴责,不承认恩达拉政府。巴拿马同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因诺列加时期人员政治避难问题关系紧张。巴拿马为摆脱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主动改善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特别的一点巴拿马没有引渡条例。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大陆中部,纵贯巴拿马地峡,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闸式运河。巴拿马运河位于南北美洲的最窄处,是世界最重要的河道,减少了要绕过南美洲的路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宽152-304米,水深13.5-26.5米。从运河中线分别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所包括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运河的通航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缩短1.6万千米。运河的加通湖景色秀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巴拿马运河入海处的巴尔博亚港也是游人簇拥之地。
根据1903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的《巴拿马运河条约》,美国以一次付给1000万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租金25万美元的代价,从而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1904年,运河动工开凿,1914年8月15日正式通航。
巴拿马运河对巴拿马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重要作用。巴拿马运河承担着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
孔塔多拉岛
孔塔多拉岛位于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入口处,为重要的国防波堤会议的会址。孔塔多拉风景秀丽,海天一色,气候宜人,以产贵重珍珠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