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也忘不掉,想去也找不到”是想出国劳务寻梦人的真实写照,虽然现在的务工市场非常发达,但对外还是瘸腿的项目,很多不法分子正是看到这一漏洞而大做文章。
陈江,35岁,浦江县郑宅镇人,是个木匠;傅明,浦江县黄宅镇人。去年7月份,在杭州打工的陈江在浦江籍工友中放出风声,谎称他联系到一家公司,因为2012年奥运会要在英国伦敦召开,这家公司在英国承建了不少工程,现在急需招一批工人,只要交一笔押金,公司就安排赴英国务工。他还说,这家公司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技术工人第一年工资18万元,第二年22万元,第三年26万元。 到英国去赚大钱,这一致富发财的“好消息”在浦江籍工友中传得沸沸扬扬。后来,这一消息又传回到浦江。周围的群众,亲帮亲、邻帮邻,纷纷托关系找到陈江,求他帮忙介绍到英国打工。陈江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向他们收取每人1000元的押金。陈江还承诺,第一批出国人员将于当年的10月赴英国工作。据查,截止到去年11月中旬,先后有近百名群众把自己辛苦钱,连同护照送到陈江的手上。光押金他就收了10余万元。 去年11月13日,为了掩人耳目,打消工友的疑虑,陈江和傅明还装模作样地安排了其中的90多名工友到金华体检,谎称体检合格之后,很快就可以安排人员出国。傅明位于浦江黄宅镇石塘头村的老家,摇身一变,成了办理出国劳务的代办点。一些不明真相慕名找上门来的农民仍络绎不绝,按照傅明提出的要求(200元报名费与3000元押金),许多人毫不犹豫地掏钱报了名。案发后,据傅明交代,在他这里报名的有100余人,收到的报名费及押金达30万元。事后,他将其中的16万元交给了陈江,余下的钱则被自己挥霍一空。
上面就是违法分子常用的手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请致电或在线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答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过去的血债,难以忘怀--纪念已故劳工
|